已为位用户提供优质服务

跟着古人学阳谋,逆向思维多有用?

一、推恩令

当你手底下的人开始抱团反抗你时,你可以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,宣布让他们自己各自推选组长,并且,组长的薪酬工资是组员的2倍,把组员的工资降低一部分,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看戏了。

利益当前,再铁的关系也会生出裂痕,进而土崩瓦解。

他们接下来不会再抱成团,反而会来巴结你。


正向思维:我该如何阻止他们?

逆向思维:他们如何才会被驯服?

9.jpg

二、利他

小伙子被女朋友背叛,跟了一个富豪;小伙子结结实实的戴上了一顶绿帽子。

小伙子一气之下去了天台,要......。

当警察询问原因时,小伙子说:他谈了五年的女朋友,明天都要结婚了,却跟着一个富豪跑了,感觉活着实在没什么意思......。

警察嘿嘿一笑:傻小子,白白睡了富豪老婆五年,你还有脸想不开?

小伙子一琢磨,可不就是这么个道理,转身回家了。


正向思维:受到什么伤害了?

逆向思维:得到了什么?


阳谋,作为一种策略或计谋,其核心在于公开、透明地展示意图,而非暗中操纵。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著名的阳谋实例:

  1. 孙武的“连环计”

  • 背景:春秋时期,吴国与楚国交战,孙武作为吴国的军师,提出了著名的“连环计”。

  • 实施过程:孙武建议吴王将船只用铁链相连,形成连环阵,以迷惑楚军。楚军见此阵法,认为是陷阱,不敢轻易进攻。

  • 结果:吴军利用楚军的犹豫,发动突然袭击,大获全胜。

  1. 诸葛亮的“空城计”

  • 背景:三国时期,诸葛亮在守城时兵力不足,司马懿率大军前来围攻。

  • 实施过程:诸葛亮下令打开城门,亲自在城楼上弹琴,表现出一副轻松自得的样子。

  • 结果:司马懿疑心诸葛亮有伏兵,不敢轻举妄动,最终撤退。

  1. 范蠡的“二桃杀三士”

  • 背景:春秋时期,越王勾践复国后,为了削弱其他大夫的势力,范蠡提出了“二桃杀三士”的计划。

  • 实施过程:范蠡故意将两颗桃子赐给三位有功之士,引发他们之间的争斗。

  • 结果:三位士人因争夺桃子而互相残杀,最终身亡,范蠡趁机削弱了其他大夫的势力。

  1. 曹操的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

  • 背景:东汉末年,曹操掌握实权,为了合法化自己的统治,他控制了汉献帝。

  • 实施过程: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发布命令,要求各地诸侯臣服。

  • 结果:曹操通过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的手段,逐渐统一了北方,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。

  1. 唐太宗李世民的“玄武门之变”

  • 背景:唐朝建立初期,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间的权力斗争愈演愈烈。

  • 实施过程:李世民发动政变,公开挑战李建成的地位。

  • 结果:李世民成功夺取皇位,成为唐太宗,开启了贞观之治。

这些阳谋实例表明,在历史上,许多成功的策略并非依赖于秘密和欺骗,而是通过公开、透明的手段达成目的。这些例子也展示了阳谋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情境下的应用,以及其在战略决策中的重要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