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乎、抖音……还有一堆内容自媒体,让人觉得如果没个几百万存款、几套房……就没脸活着。
微博又戾气太重。工作、生活,压力越来越大,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……别说周末,甚至忙起来的时候完整吃顿饭都成为了一种奢望。
科技,本应该解放人,结果却让人越来越累。
国人传统观念就是有房才等于有家。
房子,是生活中的必需品,也是避风港。
只不过,现在的房子让很多年轻人,越来越高不可攀了。
年轻人每天辛苦的努力,就是想要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,但房子也成为了年轻人最为焦虑的事情之一。
想要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,有一个家,就必须拥有一份正当的工作。
我们选择工作,也是为了更好地生活。
好的工作却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,所以,处于这个时期的群体,会非常焦虑。
年轻人,对于爱情的态度主要为两种:一种是特别憧憬,狂热型的,一种是佛系恋爱,不追、不表白、不主动,缘分天注定,合适自然来;
但不管是哪种态度,只要在感情里受了伤害,便会为感情焦虑,还有的是虽然没谈恋爱,但是家里催着早点结婚,天天打电话,为婚姻而焦虑。
要想不焦虑,最最最起码的标准,得衣食无忧,长久稳定。
但是除了体制内的人,好像没人能做到这一点。
以前父母那一代都是大国企,一方面不会随便赶人走,二方面加班必有加班费,凡事都严格按规矩办,三方面你是什么岗位就只做那个岗位的事。
现在大部分人在私企工作,能进大厂的少之又少。这些人平时工作是什么状态呢?
一方面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裁员、被用各种乱七八糟的花招逼你自己退出,二方面是随时随地都可能碰上幺蛾子事,不该你做的也会派给你做。
没房的人要租房,如果断了工资,那就连住的地方都没了,只能当流浪汉。有房的人大概率要还房贷,突然断了收入只会更惨。
不说什么纸醉金迷、荣华富贵,当代青年其实多数没那么大的欲望,他们只是希望自己能保持普通人的正常生活标准。无远虑、无近忧;仅此而已。
但是想达到这个标准也很难,即使现在拥有,也随时可能失去一切。对现状的不安,对未来的恐惧,这才是青年人焦虑的根本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