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没有必要去用50岁的年龄,悔恨30岁的生活,也不必站在30岁的年龄,悔恨17岁的爱情。
我们本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,可以追求精彩和理想,但是平平凡凡也并没有错。
有一个段子是这样的:
乞丐A问乞丐B,如果你有钱了,那么你会拿这些钱去干什么?
B乞丐想了想回答道:“如果我有钱了,我会买个金碗,你呢?”
A乞丐骄傲的说:“你就没有我聪明了吧,我会雇佣一个乞丐帮我要饭”
也许你会觉得很好笑,干嘛不去定投,或者买个房子什么的,但更好笑的是我们跟乞丐的想法也差不了多少,这里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。
当人们面临一个问题的时候,只会在自己认知范围内做出自己认为最正确的决定,但是这个决定对于别人来说,可能会觉得很好笑。
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想法都不一样,更何况是不同的人呢?
庄子说:“且举世誉之而不加,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,辩乎荣辱之境”。
叔本华曾含蓄的将人类比喻为寒夜取暖的豪猪,我们需要相互靠近来得到温暖,但是当感到彼此刺痛的时候,我们为了不受到伤害又要面临分开,然后,我们又开始感到寒冷,并且再次靠近,依次循环往复。
我们总是觉得,别人会怎么看我?做事的时候也是瞻前顾后,很害怕自己丢人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
在心理学中,过于关注外界对自己的关注程度也被称为“聚光灯效应”。实际上,别人并没有你想想的对你那么关注。你以为的关注、甚至是背后言说只不过是你内心的独角戏而已。
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花费大量时间揣摩别人对自己的看法:出门该穿什么?我的话是不是说多了?是不是哪句话说的不合适了?这个人一定觉得我怎么怎么着吧?那个人一定觉得我很无趣吧?.....
从某种程度来说,我至今依旧如此。
刚看到一段话,送给自己、也送给朋友们,“你之所以被人小瞧,是因为你还没有不足够的强大!自己足够强大了,也不会在乎那么多了,别人也无法小瞧你了。学会一切从自身找问题,记住,自己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,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!”
最后,送几句话给朋友们吧:
☛任何的限制,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。
☛感谢上天我所拥有的,感谢上天我所没有的。
☛只要路是对的,就不怕路远。
☛成功人的背后总会有一个不寻常的故事。
☛人生伟业的建立,不在能知,乃在能行。
☛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。
☛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,正好可以调整自己的缺点。
☛脆弱的人,只懂得怜悯自已,而不知道反省自已。
☛你被别人嫉妒时,说明你卓越,你嫉妒别人,说明你无能。
☛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,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。
☛成熟不是心变老,而是眼泪在眼里打转却还保持微笑。
☛当你伸出两个指头谴责别人时,佘下的三个指头恰恰是指着自已的。
☛记得三个尊:尊重自已,尊重别人,保持尊严,对自已的行为负责。
☛环境永远不会十全十美,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,积极的人却控制环境。
☛如果朋友让你生气,那就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。
☛上有天,下有地,中间站着你自己,做一天人,尽一天人事儿。